二、基督教分化与发展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只有一个基督教,天主教,还有东正教,又是怎么回事呢?
别急,我们慢慢论述......
和犹太教一样,随着宗教的不断传播,不同的地区会有不同的说法,慢慢的,基督教也开始有了不同的分流。
时间来到公元1054年,基督教内部发生了分裂,他们最终分成了两派。
一派就是大家熟知的天主教,另一派则是东正教。
关于这两派的定义,其中天主教自称为罗马公教,主要以罗马帝国西部的拉丁文化区为主;而东正教则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标榜自己是正统基督教,因此才称之为东正教。
这两者的相同之处,那自然是都相信上帝是“唯一真神”,耶稣是救世主,而且都相信审判日的到来,把圣经奉为经典。
但两者在某些细节方面,也又有很大不同——比如天主教以拉丁语为宗教语言,东正教以希腊语为宗教语言。
天主教会有统一的教会,自称至圣、至公、至一,从宗徒传下来的教会。
至于东正教则惨一些,在东罗马帝国灭亡后,各国教会不相统一,例如俄罗斯有东正教,土耳其也有东正教,各玩各的。
东正教的历史基本维持,但随着历史的演化,著名的宗教革命爆发,天主教会又一次衍生了新的派系,也就是“新教”。
这一段在我们学历史的时候都学过,大家疯狂的抨击赎罪券,然后讲究因信称义,开始抛弃教皇等传统模式。
有意思的是,这衍生出来的“新教”又被称之为基督新教。
它和前面另外东正教和天主教这两个流派,也有着很大不同,在宗教仪式上进行了很大的改革,在组织方面,他们一开始就没有完整的统一组织。
三、修女与基督教联系
以上就是基督教的演化历史。但说的这么多,还是没有说到修女的历史,那么修女和基督教又是怎么回事呢?
——弄清楚了基督教的历史,再来看修女的历史其实就很清楚了。
修女的历史诞生于还是完整统一的基督教时期,不过她们最早还得追溯到四世纪左右的埃及沙漠中。
受基督教的影响,有一群追求精神境界的女性自愿苦修,她们游走于沙漠之中,通过刻苦修行来接近上帝。这些人在历史上被称之为沙漠之母,赢得了当地人的敬佩。
值得注意的是,她们的修行来源于基督教的内容,但并不拘泥于基督教的形式,同时也不属于任何一个宗派,只是对当地的主教负责。
后来随着历史的演化,修女在东正教和天主教内“两开花”,都迎来了高潮时期......
以天主教为例,西欧地区开始大量兴起女性修道院,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现象,一部分原因是和前者一样,受到宗教的感召。
例如,天主教神话中的夏娃偷吃了禁果,所以天生带有原罪。当时强调妇女禁欲和贞操,所以很多少女自幼就决心做基督的新娘,都纷纷成为修女,加入了修道院。
另一方面,当时社会动荡十分严重,很多女性为躲避动荡,纷纷加入修道院,此时修道院成为了弱小女子的抱团之所。
还有,随着西欧的发展,西欧地区家庭的财产纠纷也十分严重。如果大家看过关于中世纪的电影就知道,很多贵族子弟担心女儿争夺财产,于是就将女儿打发去修道院。
——而这就是很多中世纪电影中修女和修道院的由来。
至于东正教这边,以俄罗斯东正教为例。
公元988年罗斯受洗礼,基督教成为了罗斯全民信仰的宗教。
而从那以后,大量的修道院登场,有意思的是,此时男女修道院同时出现,公元1037年,罗斯建立了两个最早的修道院,分别是圣格奥尔金修道院以及圣依丽娜修道院。
在当年的宗教潮流中,有大量的女性加入了基督教,例如奥丽加就是第1个信仰基督教的罗斯大公。
根据统计,到蒙古入侵罗斯之前,该地区已经有70个修道院,其中有12个是修女院。在蒙古统治时期修建了276个修道院,其中有37个是修女院。
而且在参与修女院建设的过程中,有大批贵族家庭的女性和高级宗教人士的亲属参与,所以在东正教时期,修女的地位是相对而言较高的。
后来,随着俄罗斯宫廷政治的变化,修女院也开始长期与宫廷保持密切关系,有大批的皇族女性都希望通过埋葬在修道院来获得宽恕,洗刷她们在政治斗争中的血腥。
到了近现代,修女院和男性修道院一样拥有着很高的威望,以圣彼得堡的修女院为例,这里也是宗教的中心,而且每年有3万多人的朝圣者。
总结
以上就是修女在基督教的历史表现。那么话又说回来,我们是否能够直接回答,修女归属于基督教呢?答案其实要细分来看情况。
在前文聊基督教分裂的时候,我们曾经提到的基督教的一大流派“新教”,在两大宗教接受修女的过程中,新分裂的新教却没有修女,所以新教和修女没有太多关联。
但其他两个,即东正教、天主教依旧都可以有修女,只是在细节,比如习俗、风格上两方可能有些不同之处。
综上可得知:广义上来看,基督教三大流派其中两个都有修女,所以从这看,它属于基督教,也属于天主教;但狭义上,现代社会喜欢称“基督新教”为基督教,所以从这个书面上用语来看,修女却不属于基督教。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修女也不一定就是属于天主教或者东正教其中之一,毕竟修女的身份是跨越教派界限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