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珠帘》的歌词赏析

2025-05-12 17:12:26 3d世界杯

马海俊

今年,歌手霍尊在央视《中国好歌曲》栏目中首次演唱《卷珠帘》,一出江湖,便征服了听众,让刘欢导师潸然泪下,并获得高度评价,随即就在马年春晚舞台亮相。霍尊凭借《卷珠帘》获得了第一季《中国好歌曲》“年度好歌曲”的称号。这首走心的歌现在早已红遍城市乡村,我很喜欢这首歌,尤其这首歌词,古风悠韵,幽怨凄美,情伤意远。

原来,这首歌的创作灵感来自一部具有北欧情怀的动画片,片中讲述了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深深触动了霍尊。他说,自己的初衷是想写一首爱尔兰情调的曲子,但是写完后似乎更偏中国风一些,于是找来朋友一起填词,题目定为《卷珠帘》,于是乎,一首充满古雅、古风的作品就这样诞生了!现在,流行的这首歌,前后有两个版本的歌词,其中第一版本是李姝作的,第二版本是刘欢导师修改的。这里,我想就修改前后歌词来赏析一下,谈谈中国风的考试作文,或许对我们的中学生写作有所帮助吧。(注:括号里为改编歌词。)

卷珠帘

镌刻好每道眉间心上,

画间透过思量。

沾染了墨色淌;

千家文都泛黄(尽泛黄)。

夜静谧 ,窗纱微微亮。

拂袖起舞于梦中徘徊(妩媚),

相思蔓上心扉。

她眷恋(犹眷恋)梨花泪,

静画红妆等谁归,

空留伊人徐徐憔悴。

啊 ……胭脂香味,

卷珠帘是为谁?

啊……不见高轩(高轩雾褪),

夜月明此时难为情(袖掩暗垂泪)。

细雨落入初春的清晨(细雨酥润见烟外绿杨),

悄悄唤醒枝芽(倦起愁对春伤)。

听微风耳畔响(残烛化晓风凉),

叹流水兮落花伤(归雁过处留声怅),

谁在烟云处琴声长(天水间谁抚琴断肠)。

这是一首写女性春愁相思的词,我逐句先从词句说开。如将“都”改成“尽”,去口语化了。“徘徊”改成“妩媚”则更能表达出女子在心爱的人面前跳舞的甜蜜感觉,整个表达更合理。主人公是一个女性,原版中又用了“她”,就造成了视角混乱。所以改为“犹”好。“高轩”指的就是高楼、楼台,“不见高轩”意为高楼被掩盖住了,表达出一种心碎的感觉,而“高楼雾褪”则有一种晨雾消散的画面感,此外,改后也更押韵。“此时难为情”属古意表达,且含蓄意切,有思君不来,卷珠帘无奈之心境。改编之后“袖掩暗垂泪”则直接刻画了矫情形象,且“垂泪”与前面“梨花泪”有重复之嫌,虽考虑了押韵,并无特色,值得商榷。

最后一段大改后确实文艺化不少,“细雨落入初春的清晨。”改成“细雨酥润见烟外绿杨。”改句写景更有意境,“酥润”一词使人联想到杜甫的诗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个“见”字的用法和陶潜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有异曲同工之妙。“杨”显然是为押韵,不然“柳”会更好些。“悄悄唤醒枝芽”,这句更白话,用了拟人手法,仍然承接写景,而改句“倦起愁对春伤”则写主人公懒起失落、愁怨伤春之情。“听微风耳畔响”,这一句太白话了,只是耳听微风,而改句“残烛化晓风凉”句中写了两个物象,且承接上句晨起内容,古韵盎然。“叹流水兮落花伤”,这一句写俯首观叹流水、落花心伤之苦,显然是从视觉来写的,改句“归雁过处留声怅”是仰望雁过,耳响留声,顿生怅然思念之感,此句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来写。“谁在烟云处琴声长”,这一句写得朦胧,且“谁”置前面,“天水间谁抚琴断肠”,则把状语前置,“烟云”改成“天水”,改了以后觉得虽无直抒琴声,但断肠之声更悠远,似有“断肠人在天涯”之境。此与温庭筠的《望江南》意境相似。“肠断”是出自《世说新语·黜免》:“桓公入蜀,至三峡中,部伍中有得猨子者,其母缘岸哀号,行百余里不去,遂跳上船,至便即绝。破视其腹中,肠皆寸寸断。公闻之,怒,命黜其人。”后世遂用“肠断”比喻心中极悲伤。“肠断”亦作“断肠”。白居易《长恨歌》:“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断肠声。”这里形容思妇极度的相思之苦。“天水间”使人联想到“斜晖脉脉水悠悠”这一句,不过本歌词写的是初春早晨的景象,而这一句则描绘了斜晖与悠悠江水每天于此时相拥相恋,缠绵于暮色之中,这一景象不正是人间夫唱妇随的某种象征吗。物犹如此,人何以堪,怎能不让思妇肠断呢?我想修改者或许也是出于这一意境的考虑吧。

霍尊说,这首歌内容有写他母亲对他父亲思恋的意思。我觉得这首歌词的创作材料除了现实人物故事的某些相似,从内容意境到创作手法,更多采用嫁接、联想、多种修辞运用,似与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意境同一机杼,并无二致。周邦彦《少年游》词:“一夕东风,海棠花谢,楼上卷帘看。”这些诗句皆属惜春伤情之词。且大多意象的选择跟花、雨、烟、云、树、水、鸟等有关。综上所析,本歌词改后风格突出,内容完整,意韵深邃。

作品拟题目很关键,“美人卷珠帘,深坐蹙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这是李白的《怨情》诗句,也是《卷珠帘》歌名的由来。“卷珠帘”,是词牌名。其词牌始于宋,双片六十字,前后片各四仄韵;比较有名的“卷珠帘”宋词有张元干的《卷珠帘·蝶恋花》和《卷珠帘·魏夫人》。《卷珠帘》这首歌词直接用词牌名作为词的题目,这与词意很贴切。“卷帘”及“卷帘人”在宋词中有其独特的意境和特别的含义。如: 李清照“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句,朱淑真“不忍卷帘看,寂寞梨花落”句。孙道绚“陌上行人归也未,恹恹,满院杨花不卷帘”句;从这些诗句可知,宋代诗词中,与帘幕紧密相连的,都是那些多愁善感的大家闺秀或者所钟情的意中人。所以说,本歌词抽取了诗词中能表达核心内容的关键词“卷珠帘”,实在很精彩。

近几年,中国风的歌曲有许多。一类就是直接采用古诗词。例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电视剧《甄嬛传》里的两首插曲,则是晚唐温庭筠写的《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古乐府《采莲曲》,这类歌词就是古人写的原文,只是歌曲另谱了曲子。更多一类的是《凤凰于飞》《千里之外》《烟花易冷》《卷珠帘》《兰亭序》等,这类歌词属于“文白相间”风格的作品。其代表作者有台湾作词家方文山和大陆刘欢,他们的这类作品的歌词像是撕碎了许多经典诗词句篇的重新组合。例如:《凤凰于飞》中“真情诺诺 ,终于随乱红飞花去”、“听梧桐细雨, 瑟瑟其叶 ,随风摇记忆”等句,隐约中依稀浮现龚自珍《己亥杂诗》中“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和李清照《声声慢》里“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以及周邦彦《锁窗寒》里“桐花半亩,静锁一庭愁雨”、晏殊《清平乐》里“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绿酒初尝易醉,一枕小窗浓睡”等词句。当然有的歌组合得更出乎意料,如《兰亭序》这首歌词,只看题目便让人想到晋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等句。但细看这首歌词却写了“兰亭临帖,行书如行云流水,月下门推 。心细如你脚步碎,忙不迭 ,千年碑易拓,却难拓你的美,真迹绝,真心能给谁。”等内容。其实,书圣的文章内容并没讲学习书法中临帖、拓碑等,更无相约相思情意,只是一个诗集的序,内容也只是叙事中借景抒怀,表达了一种人生观。反倒是方文山的歌词里既有学书还有故事。这或许是因为他知晓书圣的《兰亭序》是伟大的天下第一大行书,而把内容“偷换了”,且打开了创新的几扇大门。创新作文在哪里,他找到了一条路。就是重新建筑语言。《卷珠帘》歌词创作亦是如此。

目前,在中学生中这类考试优秀作文很多,确实文辞优美、回肠荡气。有的整篇是古风格调,华丽美奂;有的文白相间、文质恬美。很受读者喜欢。我且称这类作文为“中国风的考试作文”,这种说法是从当下“中国风的歌曲”想到的。我觉得“中国风的考试作文”是把中国古诗文、古文化直接或嫁接到符合的题目、内容,用新立意、新结构来呈现的考试作文。这类作文体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格调朴实丰满、精致典雅,语言和韵、熠熠生辉。这类作文往往能吸引阅读者,会受到很高的评价。

“中国风的考试作文”在写作中要注意五点:

一、要注意平时多读国学经典,特别是优秀文言诗词篇目,多搜集整理积累素材。

二、立意要符合题意,新颖别致,同时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多角度观察生活,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新。

三、要围绕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要善于必要时直接或嫁接、引用、拼接、整合相关文言诗文中的词、句、段、篇等。在词语的使用上要尽可能准确、生动、简练;骈散句的运用要服务于内容,使文章语言神采飞扬、古意盎然,意蕴隽永,富有中国风。

四、行文中要注意修改加工等环节,达到文从字顺,内容具体,表达完整。

五、拟一个符合内容、格调一致的中国风的题目。关于“中国风的考试作文”还有许多关注点,这里不再多谈,我们要在平时多研究学习,多总结方法,多尝试运用,我认为每个同学都会写出中国风的出彩之作。

(山西省河津市教育局教研室;043300)endprint

猜你喜欢

珠帘卷帘细雨

夜已深少年博览·小学高年级(2023年9期)2023-10-11 14:39:05雷鸣和细雨新作文·小学低年级版(2022年5期)2022-08-30 02:42:42一场细雨,携着意象而来鸭绿江(2021年17期)2021-10-13 07:06:16卷珠帘主题变奏曲音乐天地(音乐创作版)(2016年4期)2016-07-28 09:39:40Professor Xu Yuanchong and His Translation of Chinese Classics校园英语·中旬(2016年4期)2016-05-14 03:36:13细雨公关世界(2016年21期)2016-03-24 05:20:08细雨如丝读写算(中)(2016年4期)2016-02-27 08:47:48防火卷帘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研究河南科技(2015年22期)2015-03-23 21:04:41卷珠帘:美人潋滟火花(2015年5期)2015-02-27 07:41:57卷上珠帘 不如你火花(2015年5期)2015-02-27 07:41:45

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2014年6期

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的其它文章新课改下的初中作文教学探究是要应考,还是要写好作文?如何指导初中生撰写读书小论文“以古为师”学写作类比,在陌生中寻找亲缘关系例谈作文修改与升格的策略

森林玩具零件在哪?玩具零件位置图示
疡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