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有人问,摧毁一个熊孩子有多难?这句话获得了13,000多个回答。高赞答案中不乏恶劣的泄恨方式,对那些熊孩子咬牙切齿的大有人在。
那么熊孩子的坏习惯都有哪些呢?
一,乱发脾气
如果孩子养成了随时发脾气的习惯,长大后容易成为脾气暴躁、易怒、自私、偏激的边缘性人格。
从出生那刻起,孩子就是全能自恋者,世界以我为中心,必须无条件满足我的要求。
如果一直把他当孩子,那么他就永远是个孩子,不思考行为的结果,更没有承担后果的责任。
二,霸道任性,没教养
很多人说的熊孩子,大多指是这孩子没有教养,没有界限,霸道任性,想什么就要什么。
很多人说孩子小不懂事,要原谅他们,可是恶魔的种子,在霸道任性的孩子心里,随时可能发芽。
三,顶嘴耍赖
在原则性问题上,我们需要有坚定的态度,让孩子知道胡闹要承担后果,顶嘴耍赖是没用的。
四,磨蹭拖拉
磨蹭的最大原因是没有时间观念,缺乏时间观念的人,做事往往心不在焉,时常半途而废,有始无终。
磨蹭拖延让孩子缺乏创造力,越来越不自信,同时对事物缺乏兴趣,对要做的事情轻易放弃,甚至会产生厌学等现象。
五,丢三落四太粗心
孩子的粗心我们往往不以为然,总觉得孩子小,丢三落四可以容忍。但正所谓细节决定成败,粗心有时却会改变一个人。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镜子是诚实的,能清楚地映射出我们为人父母的一切。所以最需要改变的不是孩子,而是我们。
那么我们该如何改变呢?
第一,无条件的爱与接纳
所有的亲子关系,都应该建立在爱与接纳的基础上,无条件的爱孩子,接纳孩子的一切,无论是好是坏。
有的孩子爱发脾气,是因为他们的情绪要宣泄,他们需要表达,但不知道如何表达,于是呢经常会以发脾气的形式显现。
孩子的需求有三个方面——陪伴、探索、确认自己的重要性。爱发脾气的孩子,是因为内心没有被发现,不被理解,不确定自己在父母心中的重要性。
第二,以身作则
父母永远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爱读书的父母,更容易为孩子营造一个爱学习的氛围;经常吵架的父母,孩子的性格也更容易变得暴躁。
第三,不娇惯不溺爱
我们愿意倾尽全力爱我们的孩子,但爱并不等于溺爱,过分地溺爱对孩子而言是一份毒药,爱与教育需要掌握好尺度来平衡。
最后,多让孩子参与家务
家务劳动既可以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又能够让他们理解父母的辛苦,培养责任感。
良好的习惯是美好人生的开始。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比学习知识重要得多。孩子的每一个习惯里,都隐藏着我们的影子。
孩子的成长,需要我们持续不断地正确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