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先发优势」和「后发优势」的思考

2025-05-14 01:38:53 3d世界杯

“战神的开局”,美团在踏入一个新战场时,都会做些什么?

https://mp.weixin.qq.com/s/nuCewVoLCiPwIlYGxVv7LQ

`

作为互联网人,我见过不少新项目,每个新项目的第一步常常都要先做个“系统”。

每个从0到1的项目组里,可以没有产品经理、可以没有运营,但一定要有研发。

于是,才有了那个著名的段子:项目一切到位,只差研发。

但是,在几年前,和一位美团的朋友聊天时,听到了这么一句话——

他说,当时他在美团做的从0到1项目,被要求“200人以下时,研发不许做系统!”

所有管理动作,就用Excel完成。

一位最近几年在美团的朋友说,现在他们在美团做新项目,在最早的阶段,项目组成员中干脆不许有研发。

为什么会这样呢?

先讲个故事——美团是怎样管理从0到1的新项目的。

# 01 -当年王慧文是怎么带队做新项目的?

早在七八年前,王慧文带队做新项目时,就奠定了美团后来从0到1阶段的特点:

第一,对标,“对标到毛孔里”。

别人都走过一遍弯路了,先研究明白别人是怎么做的,再决定自己怎么做。

第二,深扎一线,基于“一手材料”做决策,谨慎使用二手信息。

在2015年,美团已经取得了外卖的领先地位,开始寻找下一个增长点。调研生鲜业务时,王慧文要求所有产品经理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当时生鲜做得最好的品牌门店里,直接观察和记录。

记下走进店里的每个家庭是几个人、年纪多大、性别、穿什么衣服、看了什么、买了什么、看了多久。

所有的记录,老老实实写成文档。

团队要一个个用户的记,文档要一个个用户的写,发给王慧文,他也是一条条记录的看。

一手材料,保证了最终决策时,不至于被二手信息“欺骗”。

第三,抠门。充分论证,小心给资源。

比起更多大厂的大干快上,美团总是会在前期的论证上花掉更多的时间。

哪怕前期论证完,总有一些坑还是要到干起来才能发现。

于是,给资源总是谨慎的。

哪怕是对于外卖这样的业务。

当团队在扫描中,发现了饿了么。

也意识到,一旦输掉外卖,就会动摇美团餐饮的根基时。

王慧文还是选择先对标、再测试——

当时饿了么只开通了少数几个城市的校园市场。

美团则先花时间,测试了20几个城市,一二三线城市都有。

拿到了测试数据、验证了需求在所有城市是普遍存在的,才开始招募拓展团队,正式投入资源快速扩张。

此时,距离发现饿了么、发现外卖业务,已经过去了大半年。

为啥会这样呢?

本质上还是因为美团“穷”,做的是低毛利业务。

一位美团老员工说:在美团那么多年,就没见过富裕的时候。

毛利低、难挣钱,就要珍惜每一点资源。

于是,谨慎给资源、用一切办法保证最大的成功率,成为了美团从0到1的管理原则。

# 02 -现在的美团,怎么做从0到1?

此刻,在美团做从0到1的项目,主要要经过下面几个阶段——

第一,3-4人小团队,跑模式阶段。

第二,论证模式。

• 用户价值——在美团,任何沟通,都要先从用户价值开始,对用户真有用(是帮用户吃得更好?还是吃得更便宜?),这样模式才能长期成立,不至于掉到沟里。

• 市场规模——市场规模决定了可以投入的资源,太小的事儿就未必值得做。

• 产业链——完成服务需要哪些角色?这些角色的诉求是啥?能提供什么价值?承担什么成本?好的模式,必然在实现用户价值的同时,能保障产业链上相关角色的利益。

• 有哪些模式——可行的模式有哪些?

• 资源禀赋与模式选择——基于美团的资源和特长,最适合美团的是其中哪个模式?

• 有没有协同效应——这个新业务如果做好了,是“左手倒右手”,仅仅抢走了外卖、团购的订单?还是能为美团创造整体的增量?甚至于,美团会不会因为有了这个新业务而变得更强?

第三,一旦确定事儿值得做,下个问题是——由谁具体来做?

第四,才是具体做。

商分、战略会和业务负责人一起,把项目拆出若干阶段。

每个阶段,应该做到什么样?观察哪些核心指标?

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做到?

要完成这个阶段、到达下一阶段,需要哪些资源?

什么事儿这个阶段不能做?什么事儿这个阶段必须做?

在团队的眼中,美团总是“抠门”的。

从不会多给资源。

每次拿到的,总是“足以到达下一阶段的最小资源”!

如果团队想要更多资源,怎么办呢?

可以加速!

更快达到下一阶段,才可能拿到下一阶段的资源。

# 03 -美团“不做系统”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第一,这个研发,背后的资源消耗远比你想象的代码量更大。

第二,系统的价值是提高效率。

第三,更要命的,探索业务时,需要灵活调整模式。

没有系统怎么开展业务呢?

能人肉上的先人肉。

能用Excel的,就用Excel。

至少,能保证足够灵活。

# 04 -资源管理方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成败!

第一,所有的资源分配,都讲求ROI。

导致企业死亡的常常是下面两个原因:

要么,不投入资源做长期能力建设,企业死于没有竞争力。

要么,投入太多资源做长期建设、而不考虑资源的有限性。企业耗尽了资源、没有了现金,死在了当前。

这也正是低毛利的美团,之所以选择这样的新项目管理策略的核心原因。

# 05 -最后。

任何企业的资源都是有限的。

对于有限资源的运用,决定了企业的成败。

那些成功的企业,必然也是能将有限的资源、换回最大价值的企业。

所以,资源管理的逻辑,也是企业经营中的核心逻辑。

对于成长期的企业、如果资源有限,我心目中,最佳的资源策略是——

• 当企业资源有限时,先顾眼前,让自己活下去,在求生的过程中尽可能经营出更多的资源。

• 一旦有了资源,就应该把能投入的,都投入向未来。

• 但是,投入必须有效、减少浪费。

• 因此,新项目的投入,胜率是第一位的——胜率提升,才能追加资源。

• 系统等长期建设的投入,要想清楚投入的时机和前提——业务搞明白、确实能做明白系统了,才投入。

这也正是美团的资源策略,背后的逻辑。

这是系列连载“高效经营的7个原则”的最新一篇。

`

PPT查看大纲视图的方法教程
全新方法!小米红米手机不用申请内测直接升级开发版!不再为内测分发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