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平:“每一次比赛,我们的目标都是升国旗、奏国歌!”

2025-06-21 11:02:52 3d世界杯

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六年级的郎平已经长到1.69米,个头比同龄人高出许多,在人群中非常突出,也因此被选中去体校测试,经过层层的测试和选拔,她终于榜上有名。

但是练习排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仅要经受住体质的考验,更要接受意志的折磨。随着训练难度不断加大,运动量不断加重,很多当初和她一起入选的同学都心生退意,并劝她也别再“自讨苦吃”。

就是在“自讨苦吃”的执着下,在不畏难不怕苦的超强意志力下,郎平脱颖而出,进入了北京队。1978年,18岁的郎平参加全国排球甲级联赛时崭露头角,被教练袁伟民看中选入国家队、委以重任。

1981年,第三届世界杯排球赛,最后一战,对战当时世界顶级强队、有着“东洋魔女”的东道主——日本队。担任主攻手的郎平,连续重扣得分击败日本,中国首次登上了世界冠军领奖台,举国沸腾。

1米84的郎平,当年是中国女排第一高度,她身体素质好,弹跳力强,扣杀威力大,出色的高位拦网和落地开花的扣杀技术,让她被誉为“世界三大扣球手”之一。也凭借强劲而精确的扣杀,获得了“铁榔头”的名号。

首次夺冠后,她作为中国女排核心队员,和其他队员愈战愈勇,一路厮杀,再下一城。1982年,秘鲁女排世锦赛冠军;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夺得第一块奥运金牌;1985年,斩获世界杯冠军;1986年成就了“五连冠”传奇。

一时间,中国女排火遍大街小巷。她们塑造的顽强战斗、勇敢拼搏的“女排精神”,极大的鼓舞了各行各业,影响了整整一代人。但是,运动员的职业寿命是短暂的。1986年,26岁的郎平宣布退役,她去了美国。

她的想法很简单,出去一两年,学学语言、开开眼界。因为当时女排的影响力太大,即使她已经退役了,但一举一动依然受到万众瞩目。

去个超市被路人围住要签名,看个电影要被认出。如果一个人时常待在荣誉之巅,就会忘记真实的自己。 她想走出舒适区,接触真实的世界,一切清零。

来到异国他乡,从一个家喻户晓的体育明星到没人认识的一个普通人,加上语言不通,孤立无援,生活落差之大远超她的想象。

为了能免费读书,郎平去大学排球队做助教。说是助教,其实就是在哄着一些水平很差的队员。一开始郎平心里很难接受:我是世界冠军,跑到这儿来哄一群几乎不会打球的大学生。但我不得不说服自己:不想这样,回中国去,你来美国,就是找颠倒来的。”

边工作边学英语,最终郎平以560分的托福成绩,通过了语言关。又经过严格的考试,成为新墨西哥大学体育管理专业的研究生。

毕业后,为了维持正常生活,更为了证明中国运动员的价值,她四处找工作,终于意大利有一个女排俱乐部聘请她担任球队的主教练。凭着扎实的技术功底,郎平帮助俱乐部球队取得了一次又一次胜利,年薪甚至达到了20W美元。

她在职业教练的道路上,走得越来越顺遂的时候,大洋另一边的中国女排,却深陷低谷之中,不仅丢掉了亚洲冠军,世锦赛也落到了第八,光环丢失,成绩一落千丈。

这时,国内球迷想起了郎平,呼吁她回国执教的呼声此起彼伏,高居不下。

国家领导正式向郎平发出邀请,面对国家给出的月薪三千,郎平毫不犹豫放弃了年薪20万美元的工作,不顾丈夫劝阻,毅然回到祖国,执教国家队。

1995年2月,35岁的郎平回国,临危受命郎平的回归,无疑给国人打了一针强心针,凝聚了人心,重整士气,当年就在世界杯上重登领奖台。

强忍着对家人的思念,郎平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投入到紧张训练中。1996年,在亚特兰大奥运会上,郎平率领中国女排成功闯入决赛,与实力最强的古巴队交手,最终以微弱比分差落败,获得亚军。

但是因为与丈夫长时间分居两地,奥运会比赛前,郎平与丈夫签了离婚协议书。

眼见中国女排日渐崛起,郎平总算没有辜负国家和球迷交给自己的任务,终于可以功成身退。1999年,郎平辞去了国家队主教练职位。

此后她担任过意大利俱乐部主教练,屡创佳绩,2005年被聘为美国女排主教练,并带队夺得2008年北京奥运会银牌。这时,国内有人诋毁,有人吐槽,对此郎平回应道:“我执教美国,绝对不是为击败中国队。我是作为一名职业教练,接受这份工作的,希望能为排球事业做点贡献。

她最想对国内球迷说的话是:“郎平是属于中国的。无论走到哪里,我时时刻刻记得,我是我是一名中国人。”而她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不管身在何处,只要国家需要她,哪怕远隔千里,哪怕再多名利挽留,依然会不顾一站在祖国这边,若有需,招必回!

2012年伦敦奥运会,女排再度陷入低谷,球迷像上次一样,依然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郎平身上。2013年,郎平重掌女排帅印,中国女排结束了兵荒马乱。

在继续发挥惠若琪、魏秋月等名将作用的同时,她不顾非议,大胆先后调入朱婷、袁心玥、张常宁等年轻球员进行重点培养,重新塑造新一代女排铁军。

郎平不仅教她们排球技巧,更教她们坚持不懈的精神,她说“最不怕的就是困难,迎困难而上,传承了女排精神的姑娘们,犹如虎狼之军,横行天下,一出手便震动世界。

2014年世锦赛冠军,2015年世界杯冠军,2016年里约奥运会,奥运冠军。郎平也成为历史上第一个作为球员、教练都拿到奥运金牌的人。

不服输不认输不妥协的毅力,支持郎平和中国女排一路走来。

就像她说给低迷期的中国女排的那句话: “有时候知道不会赢,也竭尽全力”。她的人生就是女排精神的最好注解。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什么什么厉什么的成语
乐天集团大规模退出中国市场,供应商赶赴北京总部催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