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学舞6小时、直播4小时、培训直播4小时。这是一个网红经济公司对新人主播一天的时间规划,这也是直播时代孵化网红的流程与速度。“大多数直播平台都是以美女主播为噱头,吸引用户关注,但真正赢得粉丝认同的还是有价值且可延续的内容。”业内一位资深“家族长”说道。直播行业走向规范化,无疑是多方受益的方向。为观众打造一个健康安全的娱乐互动环境,为直播企业划出一条发展前景明朗的道路,为主播提供一个更加职业化的平台。除了丰厚的收益,主播们也得到了更多的人气回报和职业发展机会,一些超人气主播转型成为艺人,得到参演影视剧、发唱片、参加综艺节目的机会。
在择业多元化的时代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在直播平台上展现自己的才艺,彰显个性,寻找自己的人生态度。
短视频、直播在正竞争中互通互融
如今,以快手、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APP正在逐渐俘获用户的碎片化时间,这也间接迫使直播行业开创新的娱乐互动方式,以免造成“审美疲劳”。直播与短视频本是同根生,所以在两者争宠的同时,反倒呈现互相拥抱姿态。短视频平台积极融合直播业务,并在直播领域表现突出,成为直播产业调整期快速发展的新势力,而短视频也逐渐成为直播平台的标配。在移动网络互通的背景下,直播产生的精品内容,可以作为短视频的素材,加以精编剪辑,引发内容二次传播,对主播IP的养成也提供了更多机会。
相比于短视频还尚在探索中的盈利模式,移动直播行业的盈利模式更为清晰,平台依靠UGC拉动流量,PGC产生精品内容,除了主播打赏分成以外,还有广告、电商等盈利点。近几年直播行业持续不减的热度和明朗的盈利模式,吸引了众数互联网公司的注目和入局,当前活跃的移动直播平台背后几乎都有庞大的互联网企业支撑,除欢聚时代、天鸽互动等依靠直播起家的公司以外,有一定用户基础的公司也纷纷涉足直播业务,为其旗下的移动直播平台引流,如腾讯、爱奇艺、网易以及小米等。
直播答题掀起新浪潮,新兴技术或将提供新玩法
年初兴起的那场直播答题浪潮,无疑又将直播行业推上风口,给各个直播平台带来巨大流量,但还没等站稳脚跟就在广电总局重拳之下瞬间平息。不过,直播答题模式显然让直播企业看到了行业的新风景,在规范约束下的直播答题重返大众视野,相信只是时间问题。
在直播行业的发展中,游戏产业的推动必不可少,尤其关表现在两年推塔吃鸡等电竞游戏赛事在国内的发光发热上。根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使用直播的人群中72%经常玩电竞游戏,88%的人经常看电竞内容。依照目前国内游戏产业的发展趋势来看,游戏类直播将会继续稳扎稳打,助推直播产业快速发展。
VR、AR等新兴技术虽尚未找到与直播融合的最佳方式,但在NBA赛事、大型演唱会等场景已有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在安全、内容推荐等领域的应用,手势识别、语音识别等新型交互技术的应用,将会为主播与用户之间的互动提供新的玩法,对于直播行业在未来的升级也提供新的思路。
未来直播行业PUGC或成主体,渗透多元化领域
从过去一年各直播企业的动作来看,今年直播企业将会开启一场内容与玩法结合的创作大比拼。MCN、网红经济公司等机构的加入,提高了直播水准的层次,使直播内容由纯粹的UGC转为具有一定职业水准的PUGC。无论技术如何升级,内容始终对直播平台用户体验起着决定性作用。而“直播+内容”的模式中,内容不会仅仅局限于游戏与秀场两个领域,随着直播技术的发展,也在向教育、电商、金融等行业渗透。
每个尚未成熟的行业总会饱受争议,诚然,其中也不乏一些企业资本运作、哗众取宠的行为。但一个行业从成形走向成熟,必有其发展存在的理由,也必定是一个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过程。
(文/木头)
2017年度人工智能企业百强
2017《互联网周刊》年度人物名单
2017年度IDC分类排行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