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全景图
公园正门牌坊
从山的西麓的石头游步道往前走不多久,迎面有几丈高的平台临江屹立。平台中的百年古樟宛如一把巨伞遮掩住整座平台,平台是游客眺望江景的好位置。平台旁边有一处造型精巧的阁楼,阁楼前正中悬挂“春江第一楼”匾额,据说为著名书法大师沙孟海所题。因为疫情等原因,楼并未开放,要是能开放作为茶室应该也挺好的。楼后有一题为“太液池”的石窟。
滨江游步道
平台东侧有一座白色房子,名为“松筠别墅旧址”,是著名革命烈士郁华(曼陀)为供老母安度晚年所建。楼为砖木结构,简洁古朴。
继续往上走,可以看到一座“双郁亭”,双郁亭是1980年富阳县政府为纪念郁达夫、郁曼陀两位爱国志士修建的。亭额上的“双松挺秀”四字由沈雁冰书写。亭壁嵌有石碑两块,分别镌有郁氏兄弟线描半身像,下附有小传。亭子中间立有石碑,系郭沫若于1963年为郁曼陀遗画而作的诗;柱联是“劫后湖山谁作主,俊豪子弟满江东”;“莫忘祖巡中流揖,同领山亭一钵茶”。
双郁亭1
双郁亭2
出双郁亭,往上走不远,就可以看到双烈园石碑(纪念郁华、郁达夫两位烈士),郁曼陀血衣冢。郁曼陀血衣冢建于1947年,“血衣冢志铭”由郭沫若撰文,马叙伦手书。
继续往山上走,很快可以看到富阳山水人文馆,里面主要是一些有关富阳的自然人文历史图片展览。人文馆上去就是山顶的革命烈士纪念碑,是为纪念那些为革命牺牲的烈士。
烈士纪念碑前面有一座非常漂亮的双重檐四角亭子,名为揽胜亭,我想站在这个亭子揽胜观景,可是树木过于茂盛,什么胜景也看不到,我想有时树木茂盛也是一种苦恼吧!
从揽胜亭下山,来到一处高大的石碑前,石碑上刻有四个大字“龟川秋月”。龟川秋月是春江八景之一。在石碑背面,有一篇碑帖,但字迹已经模糊不清。石碑旁边就是著名的龟川阁。龟川阁靠江临水分上下三层。底层因避涨水未作使用;中上两层立阁柱上,有很多名人题写的楹联。“龟川阁”三字乃书法大师启功手笔。
龟川秋月石碑
从龟川阁沿老石板路往西南方向走不远,就到了著名的“登云钓月”景点。一块面水傲立、凌空欲坠的巨石上,雕刻着“登云钓月”四字。据说宋苏东坡游历此地所留墨迹。
青石板路
登云钓月石壁前不远就到了三面临水的石矶,矶头立有“严子陵垂钓处”石碑。石碑边有一块介绍严子陵垂钓、登云钓月的石碑。石碑往江边走就是澄江亭,澄江亭外就是著名的那块伸入江中的石矶,石矶是观看富春江的好位置,传说是严子陵钓鱼处,现在仍然是富阳人垂钓的好位置。
远眺石矶(此图来自网络)
石矶眺望江面
严子陵垂钓处上面的游步道边就是富阳古城墙和古驿道,墙上刻有“鹳山”两个大字。
富阳古城墙和古驿道保护碑
古道与古城墙碑
城墙上的“鹳山”
下了山,来到公园的江边,江边有几处休息长廊,长廊边上有座“思廉亭”。廊中有亭,亭中有廊,颇具江南园林精髓。这些长廊到了夏天应该是热闹非凡的乘凉的好地方。
滨江长廊
长廊边有座大学士牌坊,牌坊边就是清朝重臣董邦达的祠堂“董公祠”。董邦达在雍正时期为进士,工书善画,官达工部尚书。祠堂为二进,现修复一进,辟为“二董纪念堂”,陈列着董邦达及子董诰的有关资料。
董公祠1
董公祠2
董公祠3
董公祠4
董公祠5
董公祠继续往西行,可以看到一座很有特色的水文观测站,观测站旁边就是著名的文学作家、革命烈士郁达夫(富阳人)的故居。郁达夫故居坐北朝南,三开间砖木结构2层楼房,为江南典型的白墙黑瓦,一层主要是正厅、厨房等房间,二层主要是郁达夫等人的卧室。
鹳山真是一座虽然不大却颇有盛名的名山。山上古木翠绿,楼阁错落。登临山巅,俯眺江景,青山叠翠、帆影如梦。古今中外不少文化名人慕名而至。鹳山是富春山水、千年古城的缩影,也是富阳富春山居的标志。现今仍然是很多富阳人的“白月光”。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