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都是“野鸡大学”!

2025-09-17 22:10:01 2014世界杯梅西

以下文章来源于央视网 ,作者于天昊

央视网.

央视网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办的中央重点新闻网站,是拥有全牌照业务资质的大型互联网文化企业,以新闻为龙头,以视频为重点,以用户为中心,助力总台构建“多屏覆盖、无处不在”的用户入口。

时值高考结束出分季,报志愿的建议攻略满天飞。

其中,“野鸡大学”名单被各大媒体转载。

国内“野鸡大学”名单汇总

(滑动查看图片↓)

这些“野鸡大学”名称各异,形式也是各有千秋,让一些考生和家长防不胜防。

大家看到这些高校界的“奇葩”,纷纷骂了个痛快,可为啥这么多年了,依然有这么多“野鸡大学”存在?

有人“投喂”,也有人“上钩”

“野鸡大学”年年提,年年有人“上当”。

为啥?“野鸡大学”一直存在,就说明一直有人“投喂”,也有人“上钩”。

此前有网友披露,某考生因成绩不达一本线郁郁寡欢,后来网上自称“中国邮电大学”的招生工作人员联系他,声称只要交够学费,保证办理入学,四年后稳稳拿本科证。

这一下就戳中了该考生的心。

毕竟这学校名称听着响亮,加上不想复读,求学心切,于是在父母的支持下,该考生“顺利入学”。

但入学后就不是那么回事儿了。这个所谓的“中国邮电大学”没有军训,没有教材,甚至当初的录取通知书都是再三催促才下发。

这时全家人才明白,自己是中了“野鸡大学”的套了。

这个案例说明,“野鸡大学”的目标群体很明确:

1.分数不够、但又想“有学可上”、“有证可拿”的学生;

2.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容易上当受骗的学生和家长;

3.选学校时不仔细,只看名字好听就做了决定的“外观党”。

这些“学历工厂”,就是这么赚钱谋生的。

把自己的青春交托给“野鸡大学”的人中,一部分人是心甘情愿的,不愿意复读或者没有其他出路,自愿来到“野鸡大学”学习。

另一大部分人,单纯就是被骗来的。

为啥“野鸡大学”能一直存在?

既然“野鸡大学”如此声名狼藉,招摇撞骗违法招生,那直接把他们一锅端了,为什么还能存在?

首先,一部分我们说的“野鸡大学”,其实是正儿八经的民办培训学校。学校本身合法存在,但却不是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授予具有举办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高等教育机构。它们的性质其实就是培训机构,但不能发给你学历学位证。

如果这些培训机构安心搞好培训业务,也就不会被叫“野鸡大学”了。偏偏一些机构“不务正业”,用一些恶劣的方法招生,其录取通知本质上和大街上发的宣传海报没有区别,却谎称能提供学历学位证,实则已经涉嫌诈骗。

还有一部分“野鸡大学”,路子就是真的“野”了。

很多没有经过教育行政部门审批、不具备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非法“高校”,谎称自己有办学资质可以颁发学历学位证书,但这些学校往往有一个共同点——没有真实的校址。

换句话说,空有其名,不见其校。没有固定的经营机构和办学场所,给侦查、打击造成一定的困难。

这些骗子团伙每年“骗到钱就跑路”,这次被抓了,下一次再用相同的名号招摇撞骗,同样的“野鸡大学”,可能每年都换一批新人运营。

这些年,我国公安、教育、民政、市场监管等部门每年都在对“野鸡大学”进行持续高强度打击。

例如,2021年,北京市民政局依法对非法社会组织“中国国学院大学”及下设的“中国国学院大学国医药生命科学院”“中国国学院大学国医药生命科学院量子医学研究院”等70家分支机构予以取缔。至此,这个招摇撞骗多年的非法社会组织终于“土崩瓦解”。

不能忽略的是,由于目前相关法律规章仍然有盲点,“野鸡大学”的罪与罚仍存在空白,“野鸡大学”四处行骗仍然无法得到根本遏制。

此外,对违规违法招生网站、宣传广告的网络监管存在漏洞,以及一些偏远地区对官办、民办教育的宣传不到位,都是“野鸡大学”一直猖狂的原因。

天上不会掉馅饼

成绩出来了,即便不理想,也有很多其他的选择。复读再战、选择正规专科院校,都是合理合法的正规渠道,切莫想要“贪小便宜”,用宝贵的时间和金钱去换一本“假本科”证。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避开“野鸡大学”呢?

官方,官方,官方!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选择学校,一定核对好学校名称,在官方的网站上查询。教育部政府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客户端,都可以查询到。

看到心仪的学校,先看看是不是在正规军名单里。

填报志愿,切记选择生源所在地的省级高校招生志愿填报系统。官方志愿填报系统里收录的大学,都是正规院校,可以放心选择。

在报考高校或接到高校录取通知书时,务必做到“三核查”:

一是核查学校。截至2023年6月15日,全国高等学校共计3072所,名单已在教育部政府门户网站和官方微信公众号“微言教育”发布。考生和家长可通过访问官网(网址:https://hudong.moe.gov.cn/qggxmd/)或在“微言教育”(微信号:jybxwb)的“高校名单”栏目查询核实。

二是核查志愿。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都将具备高考招生资格且在本省招生的高校纳入了高考志愿填报系统。考生必须且只能在生源所在地省级高校招生志愿填报系统填报院校和专业志愿。

三是核查录取。考生和家长收到高校发放的录取通知书后,可通过生源所在地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官网查询核实录取情况。

做到这些,就可以和“野鸡大学”划清界限了。

我们也真诚地希望,所有学子都能顺利进入心仪的院校,度过人生中最精彩的时光。

原标题:《这些都是“野鸡大学”!》

阅读原文

微信发送APP文件:简单快捷,一学就会!
华为手机屏幕常亮怎么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