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过简单的带头冲锋就被一杆箭射中脑门,最让人捉摸不透的是,水浒原文中还描写了当时的战况。那时天色阴沉,战场上更是硝烟弥漫,但就是有这么一支箭嗖地一声,准确无误地射在了晁盖脑门上。最搞笑的是箭上还写着史文恭三个字。为什么说这三个字搞笑呢?首先从当时的情况来看,这杆箭绝对是暗箭,俗称偷袭,属于不讲武德的那种。既然都要搞偷袭了,为何还要在箭上写上史文恭三个字呢?这不是妥妥的此地无银三百两吗?试想一下你出去偷鸡的时候会专门在暗器上留下名号吗?
可最诡异的还在后头。当晁盖被安置好后,宋江等人都来看望,当时那杆箭还插在晁盖的脸颊上,等把箭头拔出来时晁盖才晕了过去。也就是说箭没有拔出来时晁盖是清醒的,并没有出现神志不清的情况。之后林冲叫人给晁盖抹上金疮药,但贴上了才发现有问题,这才确定是一支毒箭。这里头就有很大的猫腻,如果是毒箭,从中箭到拔出来这段时间里晁盖居然保持清醒,没有任何中毒症状,把箭头拔出来时也没有发现是毒箭,偏偏是抹了金疮药之后才发现。因此很有可能那杆箭不是毒箭,毒是出在金疮药上。
而史文恭的表现也很符合前文的推断。宋江下山报仇后史文恭立马修书一封,直接来了一句:“百口何辞”,这摆明了是不承认这口黑锅,并且史文恭在江湖上本就是大名鼎鼎,打架归打架,暗箭伤人这种事他大概是干不出来的。即便干得出来,也不敢用毒箭这么丧良心的伎俩,更不会蠢到在毒箭上写上自己的名字。因此这杆箭可以大致断定不是毒箭,大概也不会是史文恭本人放的,有可能是史文恭的部下瞎猫碰上了死耗子。但也有人说这杆箭只有可能是宋江指使花荣放的,原因也是现场十分混乱,花荣有浑水摸鱼的机会,并且那么混乱的情况下,也只有花荣有可能一箭放倒晁盖。
但这里就有两个问题。一是这杆箭是直接射在晁盖脸颊上,属于正面中箭,不是背后放的冷箭。这就意味着这杆箭一定是从敌军方向射来的,花荣很难在短时间内混到史文恭帐下。二是如果真是宋江指使花荣放的,那从宋江最后毒死李逵的做法来看,花荣在事后也一定会被宋江灭口,根本不可能活过两集。因此宋江指使花荣射杀晁盖也不太可能,唯一的可能性就是晁盖真的倒霉,被史文恭的部下给射了一箭。这杆箭大概是无毒的,只不过是在修养的时候被人下毒,那下毒的人会是谁呢?
有人说这是林冲叫的,那肯定是林冲下的毒,但这还真不一定。这里头有几个疑点,那就是谁要杀晁盖?有人说一定是宋江,因为晁盖死后宋江是最大的受益者,但其实还有另一种可能,那就是与晁盖对立的其他阵营。在梁山初期,尤其是晁盖掌管梁山时,他秉持的一直都是抗争到底,说白了就是绝不招安,就是要跟朝廷对着干。而宋江、林冲以及其他朝廷降将,还有像柴进卢俊义这样的贵族士绅等是渴望招安的,甚至将招安视作自己的毕生索求。
偏偏这伙人还占据了梁山的大多数,这就与晁盖有了立场上的冲突。因此梁山上想杀晁盖的人应该不少,即便是吴用这样的老资历,也并不看好晁盖。那晁盖的死是宋江直接指使的吗?这里只能说是有可能,但能确定的一点是宋江一定是知情的。也就是说即便不是宋江指使的,那他一定也知道是谁干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宋江十分明显地篡改了晁盖的遗言。晁盖在临死之前应该是看出了猫腻,尤其是箭头上史文恭的字号简直是在践踏晁盖的智商。
以他老江湖的经验来判断,这事就不可能是史文恭干的,尤其是莫名其妙地中毒一事,怎么看都是自己人下的黑手。但当时他也自知活不了多久,根本没空查明白是谁干的,甚至都不敢确定宋江有没有参与,因此留下了一个比较诡异的遗言。原文是这么说的:“若哪个捉得射死我的,便叫他做梁山泊主。”这一句就已经表明了,晁盖不相信这毒箭是史文恭放的,既然不是,那就一定是梁山上的某一位干的。他希望有人能揪出幕后黑手,为他报仇。可宋江是怎么处理这句话的呢?
在晁盖死后,宋江立马篡改了晁盖的遗言,直接把罪责推到史文恭头上,称谁能抓到史文恭便立为梁山之主,这是摆明了不追究真相了。之后又是一连串的企业改革,像是将梁山泊的企业纲领从聚义厅改为了忠义堂,表明了忠于朝廷是优先于替天行道的。这几乎是彻底推翻了晁盖的政治诉求,之后更是将梁山的大权分发到主张招安的朝廷降将以及士绅贵族,而偏偏这批人又是最有可能对晁盖下手的。因为比起反对招安的晁盖,宋江更符合他们的利益。
综上所述,晁盖的死不太可能是史文恭干的,很有可能是梁山上的某人或某个派系顺水推舟,毒害了晁盖。这个人不确定是谁,但一定是招安派的,即便不是宋江干的,但宋江八成是知情的。他只是顺水推舟,接下了梁山这杆大旗。当然,以上纯属娱乐,各位看得开心就好,如果有不同观点,也可以在评论区讨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